另外,除英國JVC期刊,還發現兩兄弟在德國《自然災難》期刊投稿29篇,此中有8篇掛了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名字,2人論文審查期也「異於常人」,常人平均要200天,兩兄弟的論文最快審查期只有2周,生怕是另外一起假人頭帳號案。
科技部默示,今朝蒐集到的證據,已足夠毀掉陳氏兄弟的學界前程,2人將來在學術圈混不下去翻譯
科技部查詢拜訪發現,陳震遠論文異常援用,一篇12頁的論文,引用124篇其他論文,傍邊竟有111篇援用自己或陳震武的著作,45篇出自JVC,10篇出自NH,甚至還有1句話援用了87篇自家論文,可見兩兄弟大鑽2本期刊的縫隙。
科技部次長林一平透露表現,常人投稿平均審查約半年,假如3、4個月審查經由過程已算快的,但陳氏兄弟審查期最快居然只要2周,「有點異常」,到底怎麼辦到的?「我也很好奇」,科技部也會行文NH《自然災難》期刊,詢問陳氏兄弟論文審查期為什麼這麼快?
屏東教育大學前副傳授陳震遠疑論文審查造假風暴越滾越大,科技部初步調查發現,陳震遠不只審查法式有壞處,連論文內容也大有問題。因為他揭橥在《自然災難》上的1篇論文,導言竟來自維基百科,對「Book」(書)的描述,竟泛起「一本書是由一堆紙夾在一路,每張紙叫做一頁、一頁有兩面…」等廢文,網友一比對,發現跟維基百科描寫「Book」如出一轍。
「內容很不專業」、「圖片不得當」、「我不會想看第2遍!」林一平說,常人不會引用本身的文章這麼屢次,審稿人也應會發覺並要求作者批改或刪除,對於審稿時未被國外編纂發現,他也感應意外。
負責查詢拜訪的科技部官員指出,用這類手段「膨風」論文影響力,真的太誇大,怪不得陳震遠今年擠進台灣「論文高援用率」第8名,乃至打敗中研院翁啟惠等一堆學術大老的論文。
中國時報【湯雅雯、練習記者莊縈雁╱台北報導】
且當天陳震武在科技部約談過程當中,一度暈眩將近昏到,還請醫護人員到場協助,看得出2人壓力很大,很憂郁他們想不開。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99%B3%E9%9C%87%E9%81%A0%E8%AB%96%E6%96%87-%E5%B0%8E%E8%A8%80%E6%8A%84%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
留言列表